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福安:培育更多“畲乡百灵鸟”
2025-01-09 10:19:17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福安市现有畲族人口7.73万,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在这里,不论是耕作劳动、男女交往,还是走亲访友、落寮相聚,处处能听到婉转悠扬的畲歌。近年来,当地高度重视畲族文化工作,福安畲歌在一代代人的吸收、融合与延续中,不断融入生活、创新发展,通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吸睛的外在表现频繁圈粉——福安:培育更多“畲乡百灵鸟”

宁德福安:培育更多“畲乡百灵鸟”

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畲歌课堂在教唱畲歌。

  重整旗鼓,歌会频唱响

  宽敞明亮的排练厅、功能齐全的设备、更加活跃的年轻面孔……随着新年的到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的传习点——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福安市畲歌协会组织的畲歌练习每回都气氛热烈。

  “歌是山哈传家宝,山哈歌言唱万年”,畲歌是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在现代社会,畲歌也受到了社会结构转型、生活节奏提速的冲击。

  “从前几乎每个畲族人都会唱畲歌,对歌时唱上三天三夜也不夸张。好歌手正月出门,要唱到清明才回村春耕,一年能唱七八十场。”今年74岁的“歌师傅”雷振寅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畲族群众外出务工或创业,唱歌被视为不务正业,各个畲村唱歌的人少了,出现10多年的断层。

  2006年5月,畲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概从那时起,许多老歌手发现,如果再不挽救这种民间艺术,可能会使之陷入失传的窘迫境地。”雷振寅说,老一辈歌手重新聚到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租过地下室,唱过小公园,慢慢地,畲歌再次回到福安人的生活中,畲村开始重现昔日的热闹场面。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2013年,福安市畲歌协会成立。每逢岁时节令,各畲村都会举办歌会庆祝一番,经过多年的恢复和发展,福安现已形成十一大歌会,如后门坪“二月二”会亲节歌会、“三月三”歌会、穆云桃花节歌会、“分龙节”歌会、塔仔“七月七”歌会等,每次活动都能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和众多游客。

  频繁的歌会,也激发了福安畲族歌手们的创作热情。2022年,由雷莉颖等歌手演唱的畲歌《这边山,那边山》入选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十五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2023年宁德市畲族民歌赛,由钟神滔、雷秀娇等演唱的《谁歌多》,获创新民歌组金奖;2024年,福建省第十一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举办,海峡两岸各民族同胞齐聚福安,福安畲歌作品又一次惊艳世人……

  “希望能带领协会做一些新的尝试,让更多年轻人能被民族音乐吸引。老一辈畲族人个个都是‘歌师傅’,过去我们能做到,将来我们也一样能实现。”福安市畲歌协会会长吴鹏雄说。

  悠扬童声,传承民族风

  每周二下午,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的个性化自主校本课程上都能看到身穿畲族服装的孩子。唱畲歌、学畲语、跳畲舞、打畲拳、识畲药……学校通过自主课程,将畲族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地教授给孩子,悄然浸润校园每一寸空间。如今,畲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该校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200多万元,从2011年起开设个性化自主课程,分为畲文化传承、艺术、体育、科技创新四大类,共40多种课程。”校长阮书铃介绍说,自主课程三至六年级全员参与,五、六年级的学生还要带三、四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参与度高,自主性强。

  2012年,学校又成立了畲歌社团。该校虽有1000多名畲族学生,但真正会讲畲语的孩子并不多。“在畲歌教学中,畲语的发音很具挑战性。孩子们一般用拼音标记的方式来学习,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将每个字的发音精准背下来。”社团老师郑雪清介绍说,畲歌通常无伴奏、真假声转换频繁,这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此一开始很多同学提不起兴趣,甚至有退团情绪。

  于是,学校组织畲歌社团经常参加比赛和外出交流,孩子们在被认可、被肯定中逐渐找到自信,同时也感受到畲歌的独特魅力。畲歌社团越办越好,歌声越唱越嘹亮。

  2014年,坂中中心小学的《畲乡百鸟歌》节目参加福建省首届“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暨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荣获二等奖。这是宁德市少儿曲艺首次获大奖,实现了畲族少儿曲艺零的突破;2015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快乐小山哈》节目荣获4个第一;201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畲山喜鹊岭茶歌》被评为团体二等奖;2023年,《颂花》获得第十五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三等奖……

  畲风漾四方,喜报频传来。因畲文化艺术特色突显,该校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被省教育厅、省文联推荐为福建省首批省级美育师资合作联盟校之一。学校的小山哈合唱团如今对所有的孩子开放怀抱,还将原生态唱法转换成更适合小学生音域的唱法,让畲歌更具质感。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畲歌与舞台剧结合的形式编排节目,将守正和创新结合,创作出受众面更广、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孩子们天籁般的嗓音多渠道将畲族优秀传统文化带向更远的地方。”阮书铃说。(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雷津慧 李广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